在昨日的“地產中國新思維論壇”上,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就當前房地產市場的熱點問題展開了激烈地討論。他們認為,當前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錢松地緊”,增加土地和住房的供應量是當前市場的最優(yōu)選擇。
數據顯示,本外幣存款當月增加5.1億元。7月末,北京市金融機構(含外資,下同)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5254.7億元,比上月末增加5.1億元,1-7月累計增加10469.5億元;可比口徑余額同比增速33.8%,比上月末下降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5.5個百分點。
今年前7個月,沈陽累計完成房地產投資584.39億元,同比增長29.5%,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沈陽僅低于北京、上海兩直轄市,躍居全國第三。與此同時,沈陽今年已銷售商品房725.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5%;銷售金額305.8億元,同比增長6.4%。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沈陽排
今年1至7月,本市房地產稅收增幅在各稅種中一枝獨秀,達到12%,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高了41.6%。同時,金融業(yè)和服務業(yè)稅收增長分別達到1.8%和7.3%。三大行業(yè)地方稅收合計占整體地方稅收的比重達到64.5%,成為推動地方稅收增長的主體。
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提供的最新市場分析稱,在剛過去的一周內,上海產權市場房地產業(yè)成交再次居首,一周成交4宗,總計成交金額10.73億元。另外,多宗項目通過激烈競價完成交易,金融股權受到追捧。
剝離包裹在房地產身上的層層面紗,回到基本面,政策與市場,它們將在下半年如何互動?彼此又將如何理解對方?針對這些問題,《投資者報》與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遠洋地產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肖勁以及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房地產研究員鄭
中報情況及產能過剩危機:0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15.6%;利潤總額2.7億元,同比增長21.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2.0億元,同比增長4.5%;EPS0.49元,利潤增速低于預期。原因在于公司主要市場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水泥價格下跌,公司盈利能
據證券日報報道,一面肩挑“保增長”的重擔,一面頻頻拍下“地王”,在“三年大限” 即將到期之際,央企的雙面角色顯然令國資委陷入了兩難境地。據相關媒體報道,80多家副業(yè)為房地產的央企在二季度的收益中,有近三成來自房地產業(yè)務。
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非但沒有經歷有效調整,反而走入了更深的房地產泡沫陷阱。當占國內房地產市場絕對比例的東部地區(qū)房價快速上漲,這種房價在短期內上漲過快就不能僅僅視為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勢必會導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過熱,勢必也會逐漸吹大房地產泡沫。
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景氣指數環(huán)比提升1.46點,這是行業(yè)景氣度連續(xù)第四個月上升。不過,目前房地產業(yè)仍處于“非景氣”區(qū)間,行業(yè)投資特別是新開工面積等指標有待進一步恢復。
深圳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發(fā)布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完成房地產開發(fā)投資176.1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5%。
隨著經濟回升過程中資產價格泡沫再現、通貨膨脹風險上升以及結構明顯失衡等隱憂的顯現,貨幣政策的走向引人關注。交行研究部在日前發(fā)布的《2009年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中表示,雖然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方向未變,但已經開始出現貨幣政策微調和房
29日,中國建筑和北京金隅分別登陸A股和H股市場,標志著房地產企業(yè)IPO的時間窗口已經開啟。與此同時,受國內樓市強勁復蘇的影響,優(yōu)質地產商的上市擴張戰(zhàn)略也再度提上日程。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的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包括恒大地產、龍湖地產、中信地產、萬達集團、寶龍集團